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雕塑在環境空間中發揮這重要左右,雕塑以其千姿百態的造型和審美觀念的多樣性,利用現代高科技、新材料的技術加工手段與現代環境意識的緊密結合,給現代生活空間增添了新的活力和魅力。人們置身其中,會充分體驗到城市雕塑的藝術精髓與人文內涵。
1、雕塑藝術在城市園林景觀中的作用
城市文化出現多元化,使雕塑在城市的地位產生了一些變化,雕塑的概念不再是一種單一的模式。人們在追求城市環境的某一種安靜、和諧、輕松的氣氛時,更注重雕塑它本身潛在的功能性。人們重在強調一種裝飾情結,雕塑不再像以往那般強調宗教,為統治階級宣功利德,它的某種鮮明的個性以形式的多樣性,服務于建筑和環境,雕塑的裝飾性補充及完善著人們的生活環境。城市雕塑可以生動記錄并再現一個城市的歷史發展變化。正是如此,人們對在大街上、公園里這些城市特殊角色的美的期待和丑的抨擊越來越強烈了;另外城市雕塑又體現著一個城市的文化內涵和品位,反映了一個城市的精神氣質,是藝術地記錄國家與城市的歷史、文化的最有效方式。因此,世界上很多歷史悠久的城市都選擇它來記錄自己的表情。
2、城市園林景觀雕塑的主體和環境
在雕塑藝術的創作中,仁者愛山,智者愛水,見仁見智在所難免,除了創作中的個人因素外,作者在創作中應更多地考慮建筑環境的因素,如創作庭院式賓館中內庭園林雕塑與公園園林雕塑的區別,一種是特殊群體,一種是大眾群體。怎樣把作者的構思、設想,及這種構思、計劃通過一定的造型功能使之形象化、表述化,將作品中不符合環境的因素除去,用最適合的形式創造和利用好這塊區域內的文化環境,以滿足人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這是雕塑家、建筑師們應盡力去做的課題。某些作品在這個展覽會也許是成功的,但在另一個展覽會就不一定成功,雕塑只是為某一特定環境以及環境中的特定群體進行創作,就是說作品自身具有特殊性。
藝術家不應該先把雕刻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去考慮把它擺在什么地方,而是構思時就要聯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間形式和地方部位。雕塑家、欣賞者、作品三者意念的共鳴融合,除雕塑自身給予人們美的感受之外,還依賴于雕塑自身的形式和置放的環境,雕塑作品在園林環境中的功能一是點綴,二是點題。只有優美的環境,雕塑的形式才能令人產生美感,長期置身于這種藝術環境中,潛移默化的感染力能喚起人們對美好理想的憧憬。雕塑家應在努力適應環境的同時強調和突出自我的個性特征,挖掘材料的美,結合具體的環境功能,集知識、藝術、趣味于一體,成為虛實空間與意念想象并存的實體。使雕塑在園林景觀中隨處可見,成為園中的點睛之筆,形成美的焦點。
城市園林景觀雕塑評價沒有量化標準,只能用藝術眼光和當代文化理念來衡量,另外,還需要看它們與周邊環境是否統一。這些具體的評價標準包括主題、造型、材質、工藝、環境和社會反映等,其中社會反映是重要標準之一。總的說來,好的雕塑作品應該體現社會性、藝術性、生態性的平衡。中國的園林雕塑藝術在繼承古代優秀的傳統基礎上,不斷地提高發展。經濟的繁榮帶來了藝術繁榮,園林景觀設計、雕塑等學科的高等教育有了長足發展,培養了一大批專業化人材,為園林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把不銹鋼雕塑與園林等諸多空間造型藝術提高到了一個新水平。雕塑、園林、建筑工作者正在共同攜手致力于在繼承傳統藝術精華的基礎上,吸收西方藝術的合理內核,為創造出既有民族和中國特色的,又有世界性的當代中國雕塑藝術進行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