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雕塑制作很多人都會想到維拉斯、想到擲鐵餅者等等世界級雕塑制作!那么今天就隨著南京先登雕塑小編說一說世界十大著名雕塑制作吧!世界十大雕塑制作體現了雕塑藝術的最高境界。對于藝術品的評價是一件主觀的事情,因此對于世界十大雕塑的說法有多種,不管什么我們就先欣賞欣賞吧!
一、雕塑制作《擲鐵餅者》
《擲鐵餅者》作者米隆,約創作于公元前450年,高約152cm,青銅材質。原作已佚,現為復制品,羅馬國立博物館、梵蒂岡博物館、特爾梅博物館等均有收藏。雕像選取運動員投擲鐵餅過程中的瞬間動作,這正是鐵餅出手前一系列瞬間萬變動作中的暫時恒定狀態,運動員右手握鐵餅擺到最高點,全身重心落在右腳上,左腳趾反貼地面,膝部彎曲成鈍角,整個形體有產生一種緊張的爆發力和彈力的感覺。形體造型是緊張的,然而在整體結構處理上,以及頭部的表情上,卻給人以沉著平穩的印象,這正是古典主義風格所追求的。
二、雕塑制作《大衛》
《大衛》作者米開朗基羅,創作于公元1501-1504年,云石雕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現收藏于佛羅倫薩美術學院。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贊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征。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三、雕塑制作《維納斯像》
《維納斯像》作者亞力山德羅斯,創作于約公元前150年左右,高達204cm,大理石雕像,被公認為是迄今為止希臘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現收藏于法國巴黎盧浮宮,盧浮宮的三大鎮館之寶。
四、雕塑制作《雅典娜神像》
《雅典娜神像》作者菲狄亞斯,約創作于公元前438年,全身高達13米,用銀白色大理石雕成,局部鑲嵌著象牙與黃金,巴特農神廟大殿的主像,原作已在拜占庭帝國時代被毀壞。這里介紹的是大理石小型摹制品。在這件女神雕像中,她頭戴戰盔,身著希臘式連衣長裙,護胸和甲胄上裝飾有蛇形飾邊和人頭像;她裸露雙臂,透過薄衣裙可隱見豐艷健美而有力量的身體;衣裙褶紋和飾物造成橫豎線條的疏密變化美;她的手勢動作可能是執長矛和托物,整個形象富有女性的溫柔和充滿生命,更多的是人性,絕少神性,這表明希臘化時期藝術已走向世俗化。
五、雕塑制作《思想者》
《思想者》作者羅丹,創作于1880~1900年,青銅材質,198*129.5*134cm,原為《地獄之門》(取材于但丁的《神曲》)組塑的一部分,后翻鑄成銅像。思想者是但丁象征形象。一個強有力的巨人彎腰屈膝的坐著,右手托腮,嘴咬著自己的手,他默默凝視著下面被洪水吞噬的苦難深重的人們。他愛人類,難以對那些罪人作出最后判決,他深懷同情,陷入極大痛苦和永恒的沉思之中。
六、雕塑制作《獅身人面像》
《獅身人面像》創建者雷吉德夫,約創作于公元前2500年,高20米,長57米,面部長約5米,是由整塊的天然巖石雕刻而成,位于埃及吉薩,是地球上最為神秘和壯觀的古遺跡之一。
七、雕塑制作《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作者巴托爾迪,創作于1874~1884年,金屬(銅)鑄造,高46.5米,加基座為93米,重達225噸,位于美國紐約,是美國的象征。這尊銅像的選型,是按照希臘神話中女神的美麗形象建造的。女神頭上戴著額箍,右手高舉火炬,左手拿著《獨立宣言》面容端莊而慈祥。女神像高46.5米,連同它的基座有93米高。女神像是用2.4厘米厚的銅板一部分一部分鑄成的。基座底部是一個博物館,參觀的人可以進到銅像里面直到女神頭部頂端,那兒可以容納30多人,能通過玻璃窗俯視紐約的全景。
八、雕塑制作《門考拉夫婦立像》
《門考拉夫婦立像》約創作于公元前2600年,高約142cm,閃綠色粘板巖雕刻,現收藏于美國波士頓博物館。這是埃及古王國第四王朝時期的一尊雙人立像,也是當時帝王立像中最典型的代表。雕像刻劃的是埃及古王國第四王朝第五個法老門考拉和他的王妃。
九、雕塑制作《抱鵝的少年》
這件作品出自希臘哈爾基頓的雕刻家波厄多斯之手,原作青銅,留存至今的這件是羅馬復制品。波厄多斯擅長于風俗題材雕塑,成為當時專門雕刻兒童形象而聞名的藝術家。
波厄多斯生活在公元前3世紀,正是希臘化風俗性雕塑發展的時代,幾乎觸及到生活的各方面,從超凡脫俗的神性,開始表達最普遍的人性。特別重視真實地塑造人物形象,注重人的內在精神表現。從這個天真活潑的幼兒抱著有生命的鵝可見雕刻家對生活和人的理解,這是一組活靈活現的兒童生活雕像。雕刻技藝圓滿、完美高超。
十、雕塑制作《復活節島巨人石像》
《復活節島巨人石像》約創作于公元400-1680年,石像共有887座,大部分石像有3.5米—6米高,也有一些石像高達12米,重達30-90噸,有關石像之謎,至今也是眾說紛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