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景區雕塑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美化景區自然環境,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審美的變化,人們對于雕塑的欣賞更趨復雜化,慢慢淡化了雕塑的主題,更加追求空間環境的美感。景觀雕塑揭示自然形態的內在本質,在尋找它的靈魂生命,具有深層次的表現力。它采用“抽象”的象征手法,激發人們的審美情感,使人們產生豐富的想象力、得以更深、更寬的聯想,使景觀雕塑的象征性更強、形式感更加突出。過去評價一件雕塑作品,人們往往用沒有單一的標準來評價雕塑的好壞,用單一的、局限的空間來衡量形體與空間、空間與人的關系。但景觀雕塑卻改變了人們對于雕塑的單一評價,它把周邊環境本身客觀存在的實物與雕塑形象表現出來的內涵相結合,使其作品在延續性、空間性、時間性構成為一體,創造出形體空間中的多元空間,使空間與空間之間得以貫通、延續,使景觀雕塑在環境美化中與景區環境空間形成有機的統一體。
1.景觀雕塑同景區空間環境間存有主客體之分
景觀雕塑的設立賴以自然環境為物質基礎、前提條件。因此,自然環境為主體,景觀雕塑為客體,在相互作用中共同營造著同一環境。二者相互感染,景觀雕塑被主體環境感染著,成了景觀雕塑的所屬部分。在相互感染的過程中,實現主客體的相互融合。
2.景觀雕塑具有協調性
景觀雕塑的裝飾美應與周邊環境相互呼應,使其達到整體美化的一致性。一個成功的雕塑可以彌補客觀存的環境的美感上的不足,依據環境特色添加主觀和主題性的因素,最終以整體、協調、一致的效果去激活環境中的意境或情趣,從而增設原空間環境的美感因素,提高景觀雕塑的審美價值。
3.景觀雕塑具有空間的融合性
盡管一般雕塑作品也具有空間特性,但它是在雕塑形體原本固本的屬性基礎上表現出來的。而景觀雕塑的裝飾美講究的環境與雕塑有機結合后共筑的空間,它體現的就是最終結合而隨之產生出的某種心理空間、雕塑空間和環境空間的有機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