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望的基座,亦稱臺座、底座,是雕望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但具有襯托雕望的功能,解決觀賞雕望視野之需要,從整體上看,基座還是睡型造型的延仰,起到與環境協調過渡的作用。但是,在雕塑設計中,人們經常忽略了它的重要性,通常在雕塑即將完成時才草草地配制一個基座.而沒有把它在應有的地位加以認真考慮,雖說起主導作用的是雕望,但基座處理不好會直接影響陣塑造型,使雕塑遜色。歷代一些優秀的阻塑作品,雕望家在基座的設計上,都傾注了不少心血,從而使雕塑制作更具光彩。羅丹在創作厚望《加萊義民》時,曾為陣塑的基座設計制作了多種方案,最后決定把雕望放在加萊城中廣場的地面上,完全不用基座,實破了傳統模式。使人感到雕像中6位為全城人而犧牲的義士,似乎就從人們身邊走向紋刑架。這樣的處理手法,不但具有真實感,而且能產生一種親和力。基座在這里除了具有一般的功能外,還起到了強化主題的作用,在這一例子中,可看出羅丹對雕塑基座的設計態度是極其嚴肅認真的。
雕塑制作的基座形式多種多樣,形態各異,但其設計原則是以雕型的主題、形式和環境等要求來進行的,它是各種因素的綜合產物。而在設計中,首先遇到的就是基座與雕望的比例關系。各種類型的基座,主要是以基座的高低比例的不同而加以區分的,一般情況分為4種類型:碑式、座式、臺式和平式。
碑式
基座高度超出雕塑制作的高度,基座占了大部分,基本是一個紀念碑形,建筑的造型顯得較為突出。這類作為基座的碎體,形式莊重、挺拔,體現了人們的崇仰心理,增強了紀念性的主題性。如前蘇聯莫斯科的《加加林紀念碑》、南斯拉夫的《蘇聯紅軍紀金碑》和阿根廷布宣諾斯艾利斯的《阿維爾將軍騎馬像》等。
座式
這是指景觀雕塑本身在與基座的高度比例基本采用與1:1的相近關系。這種比例是景觀雕塑古典時期主要樣式之一。
這種比例能使景觀雕塑藝術形象表現得充分、得體。座式基座過去多用古典式樣。中國古典的基座采用須彌座,各部的比例以及構成非常嚴密和莊重。中國農業展覽館前廣場雕塑群基座彩簡化的古典須彌座,但這種基座形式在現代景觀雕塑基座中應用越來越少。武漢東湖的屈原紀念碑的基座設計采用了比較簡潔的構圖手法,形似寶瓶并在基座中央設計一個云紋浮雕,含蓄地表現了屈原的“天問”意境。國外以古希臘、羅馬以及文藝復興時期的柱式基座手法為主,也有采用古典基座加墻身及檐口的三段式構圖。許多古典的雕塑紀念碑的基座都是從這些結構演變而來。英國的瓦特紀念碑、德國歌德與席勒紀念碑的基座都是從古典式樣中演變出來的。俄羅斯莫斯科的“自由”紀念碑騎馬雕像同基座的比例就是1:1。
臺式
這是指景觀雕塑本身在與基座的高度比例基本采用與1:0.5以下的關系。呈現扁平結構基座。這種基座的藝術效果是近人的、親近的。運用臺式這一樣式的舉例有亨利摩爾的很多雕塑都是用了臺式基座。他在倫敦所做的“三個站立的形體”基座高不及雕塑的六分之一。
運用臺式基座的還有哥本哈根的安徒生雕塑。
平式
平式基座處理就是沒有底座處理沒有基座與地面齊平。一般這類的雕塑直接安置在廣場上、草坪上或者水面上。這類雕塑往往更加融入環境!羅丹在創作厚望《加萊義民》在上文中有提到哦!
對于雕塑基座的設計大體分為以上四大類!但在現實案例中現在越來越多的藝術家會靈活運用。優秀的雕塑設計落地項目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