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銅雕塑基本知識:紅銅加工
鍛打紅銅是指紅銅加工方法的一種手段。加工紅銅的方法一般可以分鍛造、鑄造、鍛打等。
鍛造-----是把金屬加熱到軟化的狀態,通過外力擊打,形成所需要的形狀。這樣出來的產品質量好,經久耐用。
鑄造-----是把金屬融化后的液態物倒入事先做好的模具中使其冷卻成形,鑄造過程工業上叫翻砂。
鍛打法蘭又叫法蘭盤或突緣。是在鑄鋼法蘭的基礎上所發明成產的,其強度比鑄鋼法蘭要高很多。
鍛打紅銅是對紅銅進行的一系列加工鍛打工序,紅銅即純銅,又名紫銅,具有很好的導電性和導熱性,塑性極好,易于熱壓和冷壓力加工,大量用于制造電線、電纜、電刷、電火花專用電蝕銅等要求導電性良好的產品。即赤銅。由硫化物或氧化物銅礦石冶煉得來的純銅,可用以鑄錢及制作器物。
紅銅是什么特性:紅銅具有高純度,組織細密,含氧量極低。無氣孔、沙眼、疏松,導電性能極佳,電蝕出的模具表面精度高,經熱處理工藝,電極無方向性,適合精打,細打,具有良好的熱電道性、加工性、延展性、防蝕性及耐候性等。
鍛打紅銅的用途:可應用于電器、蒸溜建筑及化學工業,尤其端子印刷電器路板,電線遮蔽用銅帶、氣墊,匯流排端子。電磁開關、筆筒、屋根板等。紅銅的密度:8.96g/(cm) 紅銅的比重:8.89g/(mm) Cu≥99.95% O<003 電導率≥57ms/m 硬度≥85.2HV
鍛打紅銅呈紫紅色,它不一定是純銅,有時還加入少量脫氧元素或其他元素,以改善材質和性能 ,因此也歸入銅合金。中國紅銅加工材按成分可分為:普通紅銅(T1、T2、T3、T4)、無氧銅(TU1、TU2和高純、真空無氧銅)、脫氧銅(TUP、TUMn)、添加少量合金元素的特種銅(砷銅、碲銅、銀銅)四類。紅銅的電導率和熱導率僅次于銀,廣泛用于制作導電、導熱器材。紅銅在大氣、海水和某些非氧化性酸(鹽酸、稀硫酸)、堿、鹽溶液及多種有機酸(醋酸、檸檬酸)中,有良好的耐蝕性,用于化學工業。另外,紅銅有良好的焊接性,可經冷、熱塑性加工制成各種半成品和成品。20世紀70年代,紅銅的產量超過了其他各類銅合金的總產量。
紅銅中的微量雜質對銅的導電、導熱性能有嚴重影響。其中鈦、磷、鐵、硅等顯著降低電導率,而鎘、鋅等則影響很小。氧、硫、硒、碲等在銅中的固溶度很小,可與銅生成脆性化合物,對導電性影響不大,但能降低加工塑性。普通紅銅在含氫或一氧化碳的還原性氣氛中加熱時,氫或一氧化碳易與晶界的氧化亞銅(Cu2O)作用,產生高壓水蒸氣或二氧化碳氣體,可使銅破裂。這種現象常稱為銅的"氫病"。氧對銅的焊接性有害。鉍或鉛與銅生成低熔點共晶,使銅產生熱脆;而脆性的鉍呈薄膜狀分布在晶界時,又使銅產生冷脆。磷能顯著降低銅的導電性,但可提高銅液的流動性,改善焊接性。適量的鉛、碲、硫等能改善可切削性。紅銅退火板材的室溫抗拉強度為22~25公斤力/毫米2,伸長率為45~50%,布氏硬度(HB)為35~45。
紅銅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和耐蝕性。主要用于制作發電機﹑母線﹑電纜﹑開關裝置﹑變壓器等電工器材和熱交換器﹑管道﹑太陽能加熱裝置的平板集熱器等導熱器材。常用的銅合金分為黃銅﹑青銅﹑白銅3大類。
純凈的鍛打紅銅是紫紅色的金屬,俗稱"鍛打赤銅"。 鍛打紅銅富有延展性。象一滴水那么大小的純銅,可拉成長達兩公里的細絲,或壓延成比床還大的幾乎透明的箔。紅銅最可貴的性質是導電性能非常好,在所有的金屬中僅次于銀。但銅比銀便宜得多,因此成了電氣工業的"主角"。而鍛打紅銅的價格由于凝聚著加工勞動,其價格也比一般的紅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