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園林與景觀雕塑的關系越來越親密,因為這兩種藝術的交融,使得現代藝術家們不再知足于僅僅為園林,他們以本人的方法積極地投身到室外情況的塑造中去,使雕塑的內在和外延不時地擴展。南京雕塑廠淺談現代園林與景觀雕塑的關系。
園林,是自然環境經過人們主觀意識規劃設計,在固定地理位置上構建出具有藝術性、生態化的人文景觀。而園林景觀雕塑是整體園林布局的一部分,是園林構成中的重要一環,它特有的外部形式,包容的內涵及文化屬性使它與園林建筑、綠地樹木、花草相比更富有人性,更能體現某一具體的理念。
園林是一項古老的藝術,在東、西方歷史上,雕塑與園林有著密切的關系,它一直作為園林中的裝飾物而存在。在我國,園林格式設計早在距今5500—6000年的黃帝時代就有了,而論及我國早期的園林雕塑,近年考古的重大發現之一紅山文化遺址——在集祭壇、寺廟、陵墓為一體的大型上古文化園林中,有令人振奮驚喜的女神、龍、鳥等雕塑。還值得一提的有春秋時晉靈公墓園雕塑,據郭洪《西京雜記》載:“晉靈公家,甚瑰壯,四角皆以石為攫犬捧燭,石人男女四十余,皆立侍。”這27個字內涵豐富,說明晉靈公墓園的石雕群很壯觀。在西方歷史上,意大利文藝復興園林和法國勒·諾特式園林中都是如此:自足空間和隔絕空間意識成為雕塑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和價值。但是,最近幾十年來,雕塑與園林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使得它與園林藝術形式之間的差異已經模糊了。園林雕塑的內涵和外延都已相當地擴展,如抽象性、大尺度、使用自然材料、融入自然過程等。與園林作品相比較,園林雕塑無論是工作的對象、使用的材料和空間的尺度等方面都沒有太大的區別。因此,這兩種藝術的融合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雕塑空間是雕塑形體運動變化下所形成的空間,包括雕塑自身、心理和環境空間。雕塑空間通過自身的造型語言特色,使其感染力遠遠超出了雕塑自然空間體積。雕塑的空間擴張透過環境,進入人們的視野,激發人們的藝術情感,同時也致使雕塑空間具有融入性——它可以隨時融入一個適應自己的環境空間里